北海狗-海狮科海狗属动物
- 更新日期:2025-04-19
- 查看次数:3
《北海狗》,此词条收录于04/19,仅供参考
北海狗(学名:Callorhinus ursinus),又称海狗、腽肭兽,是海狮科海狗属动物。其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白令海及鄂霍次克海,是1个亚北极物种,约91%的种群在美国阿拉斯加的普里比洛夫群岛和俄罗斯的科曼多尔群岛繁殖,也不排除在低纬度地区繁殖。许多北海狗向南散布到南加利福尼亚或者日本海域,个别的偶然到达中国沿岸的黄海、东海和南海。
北海狗体呈纺锤形,成年雄性体长达2.13米,体重200-250千克;雌性体长约1.5米,体重约为45千克,两性个体差异大。吻很短且下曲。头圆,眼较大。四肢短,呈鳍状。尾较小。成年雄性黑色至红褐色。成年雌性和亚成体的身体上面灰褐色,腹面银色至灰色。北海狗主要以多种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为食,偶食鸟类。繁殖是一雄多雌的,妊娠期长达51周左右,每胎仅产1仔,雌性在4-6岁时性成熟,雄性在3-5岁时达到性成熟。
北海狗的毛皮柔软,质地优良,为珍贵的毛皮原料。早在18世纪就被猎捕,至19世纪后期,年捕获量已达10万头,以后资源急剧衰退。经国际协议共同采取了保护措施,资源既得到了恢复,也达到了合理利用的目的。此外,北海狗雄性的阴茎及睾丸和脂肪均可入药,是名贵药材,性味咸,热。归肾、肝经。具有暖肾壮阳、益精补髓之功效。主治虚损劳伤、阳痿、遗精、腰膝痿弱等。
2015年3月26日,北海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2021年2月5日,北海狗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