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软件资讯

皱果苋-苋科苋属植物

  • 更新日期:2025-04-29
  • 查看次数:4

皱果苋

《皱果苋》,此词条收录于04/29,仅供参考

      皱果苋(学名:Amaranthus viridis)是一种苋科植物,为一年生草本,高度约40-80厘米,全体无毛。它的茎直立,稍有分枝,绿色或带紫色,有不明显的棱角。叶片呈卵形、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尖凹或凹缺,有1个芒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有薄且锐利的环状边缘。它的花期在6-8月,果期在8-10月。

      皱果苋原产于热带非洲,广泛分布在两半球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它常生长在房屋附近的杂草地上或田野间。它的嫩茎叶可作为野菜食用,也可用作饲料。此外,整株植物也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的功效。

      在中国,皱果苋是一种特有植物,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东北、陕西、云南、江西等地的海拔2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它常见于人家附近的杂草地上以及田野间。目前,人们已经开始人工引种栽培皱果苋。

      该物种的学名中的“viridis”一词意为“绿色的”。在植物学家中,它通常被称为细苋或绿苋。